最新

友情链接

极氪私有化落定,吉利全力挑战比亚迪:年目标已提升至300万

2025-07-16     IDOPRESS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吉利汽车”,00175.HK)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极氪”,ZK.US)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至此,极氪私有化退市也正式落定。

极氪的私有化是吉利回归一个吉利的关键措施,这个调整的最大的作用在于解决极氪与领克之间的内耗问题,推动吉利在高端品牌上实现合力,并减少由此带来的资源重复使用,实现成本降低。

从发展的历史来看,极氪的推出有两大原因:其一,在2017年时候,销量见顶之后急需一个新的项目撑起当时“自主一哥”的地位;其次,在2019年开始新能源发展进入最巅峰的时刻,此时的融资大战见证了行业的热度。在这种背景下,不仅是吉利包括多个车企都在考虑是否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品牌。特别是2020年开始,整个新能源汽车进入疯狂的市值阶段。

当然,当时吉利也可以选择收购一个新势力,比如吉利当时就对蔚来很有兴趣。当时吉利入股蔚来一事,已经被媒体言之凿凿。根据当时的传闻,吉利投资蔚来3亿美元。不过,该事件最后因为蔚来获得合肥的大力支持而最终作罢。极氪在2021年诞生,但一开始就对领克的发展形成了冲击。

极氪的第一款车,实际上是Lynk&co ZERO概念车。但极氪抽走的不仅是一款车,而是整个领克的纯电产品线。这导致的问题是,领克几乎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新车来支持发展。此外,为了在发展上形成差异化,领克被限定在油车和插混中,以为极氪的成长留下空间。毫无悬念的是,这使得领克向上的态势被破坏。

而随着极氪和领克各自成长,为了实现差异化,两者之间逐步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极氪带来很大困扰的“一年三代”事件,其实就是为了抢夺新技术的发布时间,保证极氪的金字塔尖地位。此外,这也对原本品牌的布局,也带来了冲击,比如沃尔沃的(领克-沃尔沃-极星)三大品牌架构带来了冲击。

随着比亚迪在2023年崛起、在2024年爆发,以及小米等新对手的出现,吉利重新思考原本跑马圈地的品牌布局方式,开始进行战略收缩。极氪退市的还有一个现实的原因,那就是整个新能源汽车的资本热潮退却,不管是特斯拉还是蔚小理的股价都大幅下滑,回归了理性。对于新上市的企业而言,基本很难再达到心中的期望,包括极氪也是。

2024年5月10日,极氪汽车在纽交所挂牌上市。上市首日,极氪以26美元/股的价格开盘,较21美元/股发行价高23.8%,收盘报28.26美元/股,较发行价涨34.57%。按21美元/股发行价计,极氪汽车的估值约为52亿美元,相较2023年2月A轮融资投后约130亿美元的估值,其实缩水约60%。

当然,此次私有化,不仅解决了领克、极氪的内耗和冲突,还可以让吉利汽车的估值可以完全参照比亚迪。在吉利大品牌下,形成了“极氪-领克-银河-中国星-吉利”几大品牌,这足以形成与比亚迪扳手腕的能力。而‌吉利汽车在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达到1,409,180辆‌,同比增长47%,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一成绩促使集团将全年销量目标从271万辆上调至300万辆。

而作为对比,‌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14.59万辆‌,同比增长33.04%。在追赶比亚迪的道路上,吉利现在可以火力全开的撒开脚丫子奔跑了。

(责任编辑:zx0600)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返回顶部
©版权 2009-2020 平阳网      联系我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