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友情链接

十五五"金融强国建设重点圈定:勾勒未来五年蓝图

2025-10-31     HaiPress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金融”被提及十余次,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从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到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再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提升资本项目开放水平,《建议》勾勒出未来五年金融强国建设的蓝图。

《建议》提出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这强化了人民银行在国家金融治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推动其职能从传统货币发行与流动性管理向系统性风险监测、宏观审慎管理、金融稳定保障和国际金融协调等综合职能拓展,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经济金融环境。

具体来看,《建议》再次明确了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指出,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在全球虽有不少实践,但起步不久,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过程中。潘功胜还披露了人民银行构建覆盖全面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四个重点工作方向: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完善并强化重点机构和重点领域风险防范举措;持续丰富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箱,提升系统化、规范化、实战化水平;不断健全协同高效的宏观审慎管理治理机制。

金融的根基在于实体经济。《建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截至2025年8月末,这些领域的贷款余额达到105.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38.7%,同比增长13.2%。展望未来,这五大领域共同构成了未来五年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系统性施工图。例如,科技金融的关键在于构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打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绿色金融重在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普惠金融要让更多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小微、“三农”等群体,助力共同富裕;数字金融一方面要夯实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要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与风控能力;养老金融要构建“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助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此外,《建议》对稳步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也有具体部署,包括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资本项目开放水平,建设自主可控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开放已经从传统的市场准入开放稳步迈向以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未来五年,中国的金融高水平开放将步入一个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的新阶段。金融业的高水平开放将吸引更多优质外资机构和投资者,赋能以科创为重要驱动力的实体经济发展,并推动中国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实现与世界经济的互利共赢。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返回顶部
©版权 2009-2020 平阳网      联系我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