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友情链接

军工电子中报揭榜:复苏进行时!

2025-07-31     IDOPRESS

在军工业绩经历阶段性筑底后,市场分析认为,2025年有望成为军工行业拐点之年。今年既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

军工电子作为产业链的上游,有望率先得到修复。不久前出炉的半年报业绩预告为风云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这当中军工电子的边际修复迹象明显,订单需求以及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火炬电子(603678.SH):报告期内,公司所属电子元器件领域迎来积极转变,行业景气度逐步改善,市场需求呈现增长态势。

鸿远电子(603267.SH):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公司核心产品高可靠瓷介电容器的市场需求呈现强劲复苏态势。

*ST铖昌(001270.SZ):行业需求快速复苏,公司业务布局成效显著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持续回暖且增速加快,叠加相控阵技术在各应用领域渗透率的稳步提升。

下面风云君结合2025年一季报以及上半年业绩预告,来看看这些吹响前哨的公司,具体表现如何?

参考申万行业分类2021,预计2025H1扣非净利润正增长且盈利的军工电子股有火炬电子、鸿远电子、高德红外(002414.SZ)、*ST铖昌、纳睿雷达(688522.SH)、泰豪科技(600590.SH)。

本文主要聚焦前三家规模靠前的公司进行分析。

(来源:Choice终端,制表:市值风云APP,统计时间截止7月25日下午5点)

防务MLCC领域唯二:火炬电子和鸿远电子

火炬电子和鸿远电子,这两家是目前防务MLCC(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领域唯二的上市公司,前者于2015年上市,后者于2019年上市。加上还未上市的宏明电子,三家构成国内防务MLCC市场的主要参与主体。

MLCC是用量最大的电子元件品种之一,国内的MLCC市场分为民用和防务两大领域。民用领域市场规模大,国际领先的厂商在中国大陆基本都设有工厂,其在国内市场份额依然处于领先地位。

防务领域规模较小,但由于资质壁垒及产品高可靠性等要求,产品均为国内企业生产且参与者较少,竞争格局相对较为稳定。

6月16日,深交所官网显示,宏明电子创业板IPO进入问询阶段。

据宏明电子招股书,由于防务领域保密等原因,防务类MLCC产品市场规模无公开行业数据。如果根据2024年度陶瓷电容器和电子元器件销售收入规模排名,宏明电子排第一。

(宏明电子招股说明书)

火炬电子、鸿远电子预计2025H1扣非净利润下限分别为2.4亿、1.6亿,同比增长下限分别为51.3%、40.1%。在此之前,两家业绩均连续下滑三年。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鸿远电子实控人郑红和郑小丹近期抛出了减持计划。父女两人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30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9953%。

(鸿远电子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减持股份计划公告0610)

7月1日-7日,两人已减持97.42万股,高位套现近4449万。

(Choice终端)

(市值风云APP)

同样的,上市以来,具体在2019-2020年,火炬电子实控人蔡明通、蔡劲军父子俩已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套现约5.8亿!

(Choice终端)

高德红外:业绩大增135倍,海外再签7亿大单!

特种装备类红外热像市场在我国属于朝阳行业,高德红外是目前国内红外成像行业的三大主要玩家之一。

根据高德红外2024年报,当前国内头部企业在红外热成像核心器件、先进装备、完整装备系统总体等领域实现了自主可控及产品全系统国产化,彻底扭转红外热成像领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此外更在车载夜视、智能巡检等新兴应用场景形成技术输出能力,标志着我国在全球红外科技竞争格局中实现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2022-2024年,公司业绩连续3年大幅下滑,2024年甚至由盈转亏。

这主要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军工订单出现波动、延期,部分型号产品价格下调。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同时随着规模化基础建设逐步投入使用,资产折旧摊销也大幅增加,导致成本刚性上升等。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率升至27.8%。

同期,折摊占营收比升至9.4%。

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下限为1.3亿,最低增长135倍!

增长动能是原延期产品恢复交付且与贸易公司签订的完整装备系统总体合同已完成国外验收交付,同时公司大力扩展民品领域,红外芯片应用业务需求快速释放,销售规模的增长带来利润同步增长。

(业绩预告)

7月22日,公司公告再签大单——合同总金额近6.9亿,占其2024年营收的25.6%。

这个合同是公司继2024年3月19日披露完整装备系统总体型号项目在海外实现批量订货后,在海外市场取得的又一大批量订单。

(高德红外日常经营重要合同公告-20250722)

值得担忧的是,高德红外常年缺乏自我造血能力,主要靠资本市场输血,现金循环天数高达500-600天,与同行相比业也是差了一截。

公司实控人黄立直接以及通过高德电气间接合计持有公司超6成股份,近10年,未减持过。

(截止202503031前十大股东,来源:市值风云APP)

近些年,公司分红水平很高,尤其是业绩下滑的这几年,除了亏损的2024年,2022-2023年分红率都在85%以上。

公司上市15年,累计股权募资50.7亿,累计分红22.8亿。

(责任编辑:zx0600)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返回顶部
©版权 2009-2020 平阳网      联系我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