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重大资产重组让滨海能源走出5连板。
5月17日,滨海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旭阳集团有限公司、邢台旭阳煤化工有限公司、深创投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沧州旭阳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沧州旭阳”)100.00%股权。
行情显示,在该消息催化下,5月19日至5月23日,滨海能源股价迎来连板,期间累计上涨幅度达65.74%。
主业频换,亏损不断
滨海能源成立于1992年,前身为天津灯塔涂料有限公司,1997年2月在深交所上市。彼时,公司主要从事涂料及颜料产品的生产和销售。2003年8月,其与原控股股东天津灯塔涂料有限公司签订《资产置换协议》,并于2004年正式更名为天津滨海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纵观滨海能源的成长与发展,成立至今公司已经历四次主业变更——从涂料、电力到包装印刷,2023年杨雪岗入主后公司全面转型锂电负极材料,如今收购沧州旭阳,再度跨界尼龙新材料。
那么,按照滨海能源业务更换的时间线来看,其业绩表现又如何?
上市之初,也就是涂料业务时期,滨海能源的业绩几乎没有稳定增长过,净利润亏损是常态,最高盈利年净利润也不过仅有3021万元。
2014年实施重组后,公司主业变更为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销售。这期间,滨海能源业绩有了显著改善,净利润稳定增长的同时,涨幅一度达到274.57%。
2018年,滨海能源将热电资产置出,主营业务变更为包装及出版物印刷。这次业务的更换,也换来了滨海能源业绩的转亏。根据数据,2019年滨海能源净利润为1333万元,同比下降63.49%;2020年至2023年,公司净利润始终在亏损状态,最高亏损达1.02亿元。
2023年,滨海能源置出包装印刷业务,开始进入新能源负极材料业务;2024年,公司完全剥离印刷业务,聚焦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尽管负极材料产能逐步释放,公司业务规模持续提升,但因锂电产业竞争加剧,滨海能源盈利持续承压。
“蛇吞象”式并购
再来看看本次交易对手方沧州旭阳。
与滨海能源相比,沧州旭阳盈利能力较强。重组预案显示,沧州旭阳拥有从制氢、双氧水、环己酮到制备己内酰胺、己二胺再到尼龙6、尼龙弹性体等在内的一体化产业链,是国内少数拥有全工艺流程的企业,盈利能力良好,技术创新优势突出。
根据数据,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3个月,沧州旭阳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2.76亿元、103.11亿元、24.12亿元,净利润3.48亿元、2.38亿元、2111.94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沧州旭阳的规模远超滨海能源。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沧州旭阳总资产达145.8亿元,约为滨海能源13.27亿元总资产的11倍。此次交易是一次明显的“蛇吞象”式并购。
本次交易完成后,沧州旭阳将成为滨海能源全资子公司,滨海能源将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形成“负极材料+尼龙新材料”双轮驱动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
实际上,通过滨海能源股权结构可看出,本次交易是实际控制人将旗下优质化工新材料业务注入上市公司的重要整合举措。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10月,滨海能源原控股股东天津京津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以6亿元,向旭阳控股转让其所持滨海能源20%股份。本次交易在2022年初完成,旭阳控股成为滨海能源新的控股股东,上市公司实控人由天津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变更为杨雪岗。
本次重组中,交易对手方旭阳集团、旭阳煤化工与上市公司均为杨雪岗控制的企业,本次交易完成后,旭阳集团预计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因此,本次重组构成关联交易,且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重组上市。
资金情绪高涨
对于此次重组,滨海能源表示了对未来的期盼,称这将实现公司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公司拓展收入来源,提升资产质量。同时,沧州旭阳化工板块能够借助境内资本市场平台,优化运营能力加速发展。
未来发展究竟会如何尚未可知,但对于这场重大资产重组,资本市场已经给予了一定的反馈。
5月21日、5月23日,滨海能源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而登上龙虎榜。南京帮、炒股养家等游资上榜。
5月21日,山西证券浙江分公司买入1186.07万元,申港证券四川分公司买入564.18万元,炒股养家买入366.46万元,世纪证券深圳罗湖买入联储证券宁波分公司买入292.48万元,124.35万元;卖出席位中,机构专用卖出176.25万元,招商证券北京光明路卖出125.10万元,申万宏源上海徐汇区天钥桥路卖出76.44万元,广发证券惠州下埔路卖出50.67万元。整体来看,买入力量较强。
从龙虎榜数据可以看出,机构席位的净卖出对股价形成了一定压力,但游资的积极买入能缓解这种压力。游资风格偏向短线操作,可能对股价的短期走势形成支撑。市场情绪方面,滨海能源的连续涨停吸引了众多资金关注,市场热度较高。
5月23日,市场情绪发生变化,整体呈净卖出状态。具体来看,买入席位中,东兴证券深圳金田路买入2847.91万元,中信建投南昌北京东路买入1765.17万元,国信证券北京通州北苑买入1500.98万元,南京帮买入1424.83万元,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昌桃苑大街证券营业部买入1381.37万元;卖出席位中,太平洋证券河北分公司卖出4772.73万元,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金田路证券营业部卖出3135.34万元,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裕华东路证券营业部卖出1910.67万元,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林芝广州大道证券营业部卖出1530.35万元,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卖出1404.07万元。
从游资操作风格来看,东兴证券深圳金田路的净卖出对股价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显示出游资短线获利了结的倾向。
(责任编辑:zx0600)